张颐武《文艺作品要超越“戾气”》_现代文阅读题
这些年,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值得社会关注。这种“戾气”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表现为一种“怨气”,将诸多抱怨加以发泄,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困扰都变成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气,一股子幽怨,一肚皮牢骚;二是表现为一股“火气”,对于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不是深入探究,用文艺的方式加以思考和表现,而是宣泄火气,表现怒气,渲染对立而非理解,鼓励对抗而非沟通,醉心于“放炮”,沉溺于“出气”和“过瘾”,而无心寻求解决;三是表现为一种“贫气”,用油腔滑调、声嘶力竭的谩骂和嘲笑来表达一种消极的情绪和虚无的态度,犬儒虚无的态度和对于现实的哈哈镜般的理解,使得文艺作品流于类似手机短信和段子的水准。
“怨气”“火气”和“贫气”造成了一种“戾气”蔓延的文化心态。这样的文艺作品一旦流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戾气之作的出现往往来源于对某种社会情绪的“迎合”,也来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
这种片面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对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新的现实困扰。
它们的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但通过宣泄“戾气”将其简单化、表面化和极端化,让社会问题变成了文艺作品唯一的表现。这样的表现既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又极端化了社会情绪。
实际上,仅仅宣泄情绪、渲染“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品格历来是不高的。晚清的谴责小说,就是类似这种“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而当时出现的“文明戏”也由于这种状态在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消失了。这样的作品并不折射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不是让人看到出路,而是让人或情绪躁动或消极犬儒,并不能促进现实的改革,也无助于社会的转型,只能加剧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把人生的问题变成消费品。这样的作品喧嚣一时,但如过眼烟云,很快就会被遗忘。
感情是文艺创作的基础,但情绪的泛滥和宣泄并非文艺的正道。放任情绪的过度展现,往往会流于滥情和矫情,失掉了文艺的动人力量。滥情就会偏执,让情绪支配了自己的整个创作,放任放纵放肆,失掉了文艺的真实的力量。而矫情会虚假地迎合公众的情绪和社会的热点,变成“无情装有情”“作者无真情”。今天大家所警觉的所谓“装”,其实正是这种宣泄情绪的表现,看起来气势压人,其实既缺节制,也少深度,情绪泛滥矫揉造作的同时也没有艺术的平衡和真实的感受。“戾气”不是创作的正道,也无法给文艺带来真实的生机。
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超越“戾气”,让文艺更多地与真实的社会对话,才是我们需要的。
- 1.下列关于“文艺作品的‘戾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文艺作品中的“戾气”主要表现为“怨气”“火气”和“贫气”。
- B:文艺作品中的“戾气”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
- C:文艺作品中的“戾气”往往是对某种社会负面情绪的“迎合”与渲染。
- D:文艺作品中的“戾气”是公众情绪的宣泄,是社会问题的客观表现。
- 答案为:D
注:解析:表述不准确,“戾气”不是社会问题的客观表现,而往往是作者滥情、矫情的表现。 -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情绪的泛滥和宣泄,导致滥情和矫情,失掉了文艺的动人的与真实的力量。
- B:情绪泛滥矫揉造作,既缺节制,也少深度,缺失艺术的平衡和真实的感受。
- C:宣泄情绪、渲染“戾气”,扭曲了社会现实,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
- D:作品放任情绪过度展现,刻意迎合公众的情绪与社会热点,追求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
- 答案为:D
注:解析:“追求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这一表述不当,其不属于文艺作品“戾气”的内容。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戾气”蔓延的文艺作品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消极影响。
- B:晚清的谴责小说,是类似“戾气”的文化,被鲁迅批评,这类作品很快就会被遗忘。
- C:文艺作品中的“怨气”表现为对于社会问题或现实矛盾的挑战与对抗。
- D:宣泄“戾气”的文艺作品让社会问题成为它唯一的表现,极端化社会情绪。
- 答案为:C
注:解析:“表现为对于社会问题或现实矛盾的挑战与对抗”这一表述不恰切,原文是说“将诸多抱怨加以发泄,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困扰都变成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