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华《书法创作中的直觉》_现代文阅读题

  传统艺术创作强调“意在笔先”,先构思,再下笔。但实际创作中,创作可能受“鬼神”牵引而行,完全另辟蹊径,走向一个完全“另类”的逻辑。这个牵引艺术家创作的“鬼神”,就是直觉。

  直觉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它潜伏在人类意识深层,在人类自觉的意志和意识控制之外。受到某种特殊的心理诱因或視听感觉触动、诱发,它会突然神光闪现,隐秘甚至诡异地出现在意识表层,主导人类思维。直觉有由内而外、直接、突发、稍纵即逝、非逻辑性等特点。历史上,有无数例证可以明“直觉思维”的存在,在科学、艺术、生活等领城发挥着神奇的作用。因此,有心理学家把它称为人类视、听唤、味和触五个基本感觉之外的“笫六感觉”。

  艺术直觉同样存在于书法创作中,并且同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书法家临池挥毫,虽然自己事先打了腹稿,有了“运用之方”,但下笔触纸瞬间,宣纸上的黑白空间格局、关系就产生了。“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画面的存在,立即生成了自己的“延仲逻辑”。因此要往下写,就不能按原先的腹稿,必须“信属目前”,尊重眼前“视觉反应”的呼嗅。这时候书法家不可能停笔思考,分析,判断,因为那宣纸沾上水墨,瞬间四下奔散洇发,你任何一个心理停顿,都会在笔下留下痕迹,甚至导致作品毁坏。所以此时就必须依靠“直觉”,跨过信息输入、大脑运算和判断,直接跟着感觉走。这时候你的心就是你的手,你的手就是你的心,“幽思入于豪间,逸气弥于宇内。”(张怀瓘《书断》)“直觉”引导艺术家实现理性状态下无法企及的艺术创造性超越。

  西方部分心理学家常常强调直觉的不可知性,认为它似乎是某些人的某种神秘本能。笔者以为,先天的因素应该存在。因为近现代生命科学研究已经证明,遣传基因是人类不同地区和民族生理、性格和文化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精神分析学说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进一步挥究人类不同民族、家族的思维模式差异的成囚,别开思路。另一些科学家则强调后天因素的影响,认为长期的职业训练,是某一人群形成特殊的直觉能力的主要原因。那种“宜觉”引导下产生的迷人的自由创作境界,来源于长期艰苦执著的技术训练。因此对于学书者来说,既然影响“直觉”形成的两大因素—基因遗传和家族“集体无意识”都不是我们自己可政变的,那么我们唯一可努力的就是自己的勤奋与执著了。

(郑晓华《书法创作中的直觉》,有删改)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完全可以抛开“意在笔先”的传统要求,另辟蹊径。
  • B:直觉作为人的基本感觉潜伏在人的意识深层,受到某种触发会突现在意识表层。
  • C:书法家在艺术直觉引导下创作的作品,艺术创造性是他在理性状态下无法实现的。
  • D:学书者无法改变影响直觉形成的因素,只能靠勤奋与执著的训练谋求创作成功。
  • 答案为:C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文章开篇以“鬼神”喻“直觉”,体现了其隐秘诡异、突发、非逻辑性等特点。
  • B:文章引用张怀瓘《书断》中的句子,意在强调书法创作中同样存在着艺术直觉。
  • C:文章第四段分析书法家进行创作的过程,论证了艺术直觉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
  • D:文章先阐释直觉内涵,再分析艺术直觉的作用,最后梳理了影响直觉形成的因素。
  • 答案为:B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如果没有直觉思维的神奇作用,艺术家就很难在艺术创作上有所创新和超越。
  • B:如果书法家下笔后不依靠“直觉”而是再停笔思索与分析,可能就会毁坏作品。
  • C:关于影响直觉思维能力形成的因素,相比先天因素,作者更强调后天的训练。
  • D:书法创作是一项艺术活动,影响它的因素很多,艺术直党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 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