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形象的历史诠释及其演变|阅读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占据学术主流的是说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诗人一生的历史就是同旧贵族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历史”,还认定“他的悲剧也就是楚国和楚国人民的悲剧”。显然,这一时期屈原的形象塑造,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与政治伦理化了。在70年代初“评法批儒”运动中,又有人把屈原说成是与儒家相对立的“法家诗人”。8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输入,有人则试图从心理分析的层面透视屈原,说屈原是一个有着幻视、幻听、幻觉、孤独症、自恋症、易装癖的病态狂人。


  自从“楚辞”诞生以来,在其传播与接受中,屈原形象也处于不断变迁中,后人阅读古代文本所获得的只能是偶然保留下来的历史“碎片”,试图凭借这些并不完整的“碎片”去还原历史,在试图“唤醒”历史生命的过程中,人们必将自己的期待与想望悄然注入其中。因此,被“唤醒”的人物形象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在被“唤醒”人物的历史身影中,闪烁着现实文化的精神品格。“西方诠释学重视经典文本与读者之距离,并讲求各种方法克服两者之差距”,“儒家读经传统强调解读者与作者心灵的遥契”,是一种“实践诠释学”,不是或不只是“哲学诠释学”,是一种以经世为本的实践活动。诠释者往往将其诠释行为的目标指向人,以还原作者的意图为途径力图还原作者的历史形象,作为自己修炼和实践的榜样和目标。例如,在儒家诠释经典的历史中,从孔子开始,便以其塑造的周公形象作为修为的理想目标和境界。

  “经典是时空的产物,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被反复考验、被反复选择和确认的产物”。对儒家经典之类“神圣性经典”进行诠释往往不是读者的个体行为,而主要是国家的群体行为,也就是说,“神圣性经典”的诠释权力主要在国家而不在个人。这种诠释比较程式化,具有封闭性,而且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甚至消亡,对这种经典的诠释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经典甚至失去其经典地位。但是,《楚辞》不是这种“神圣性经典”,这有利于诠释者个体的参与,其作为经典在历史中形成的普世价值对诠释者的约束力相对于“神圣性经典”而言比较小,诠释者所处的时空特性,如学术思想、政治际遇、文化心态、个性气质等,便具备更大的张力,对诠释的影响更大。正因为如此,魏学渠在其为明代李陈玉《楚辞笺注》所作的序中指出:“贞人谊士,读其词而感之,所为传注笺疏,岂徒合文义云耳,将以明其志,感其遇,恻怆悲思,结撰变化。”在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士人际遇较为动荡之时,对《楚辞》的诠释往往就更热烈,更丰富多彩。 

(摘编自《屈原形象的历史诠释及其演变》)

  •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20世纪50年代,新兴阶级为达到政治企图,将屈原政治伦理化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 B: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主流观点是
  • C:20世纪70年代初,在“评法批儒”运动中,有人把屈原看成与儒家对立的法家诗人。
  • D: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有人认为屈原是一个病态狂人。
  • 答案为:A
    注:“20世纪50年代”、“企图”有误。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试图凭借偶然保留下来的历史“碎片”去还原历史,其中必然包含着大量虚拟猜想的成分。
  • B:被“唤醒”的历史人物形象既源于古代文本,又结合当下需求,含有现实文化的精神品格。
  • C:“西方诠释学”与“儒家读经传统”实际上都是一种“实践诠释学”,而不是“哲学诠释学”。
  • D:“实践诠释学”是一种以参与政治以达到天下治平为根本的实践活动,诠释目标往往指向人。
  • 答案为:C
    注:“不是‘哲学诠释学’”有误,原文“不是或不只是”。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从儒家诠释经典的历史中可以看出,自从孔子开始,诠释者往往将他们各自塑造的周公形象作为修为的理想目标和人生境界。
  • B:因为“神圣性经典”的诠释权力主要在国家不在个人,所以这种诠释或许随着政治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经典可能会失去其经典地位。
  • C:因为《楚辞》不是依靠国家权力诠释的“神圣性经典”,利于个体诠释,诠释者所处的时空特性具备更大张力,对诠释的影响更大。
  • D:在学术思想活跃、士人际遇极为动荡时,对《楚辞》的热烈诠释,实际是诠释者探求理想、释放焦虑、自我确证和批判的心理历程。
  • 答案为:D
    注:“极为”、“实际是诠释者……的心理历程”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