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什么是好诗》_现代文阅读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速。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 B: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 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 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 答案为:B
    注:范围扩大,本文所论述的是“诗”的兴,不是关于作者的“兴”。读者对于作者的感动应是从作品中来的,不是源于作者本身的。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 B: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 C: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 D: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 答案为:C
    注:“对比论证”错,文中没有将两者进行对比,只是列举西方文学理论的内容。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可以辨明是非利弊,达到否定错误论点、阐明正确论点的目的。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 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第一层次的读者就是这样,而第二第三层次读者并不会这样。
  • C:陆游的《钗头风》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 D: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 答案为:C
    注:A. “越背离……越能体现……”的说法错,原文第五段为“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B. 见原文倒数第二段;第二第三层次读者首先能够表面理解作品,进而有更深入的认识。  D “一位读者”“无数读者”错,孔子说的“诗可以兴”,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而不是感动的读者人数众多,见原文第四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