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菜单
  • 首页
  • 小学题
  • 初中题
  • 高中题
  • 文言文
  • 阅读题
  • 文言文试题
  • 351. 《宋史·王汉忠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王汉忠,字希杰,徐州彭城人。少豪荡,有膂力,形质魁岸,善骑射。节帅高继冲欲召至帐下,汉不往。因殴杀里中少年遂亡经宿复苏其父遣人追及于萧县汉忠不肯还西至京师太宗在藩邸召见奇其材力置左右即位,补殿前指挥使,累迁内殿直都知。从征太原,先登,流矢中眸,战益急,上壮之,迁东西班指挥使。刘继元降,以所部安抚城中。师还,改殿前左班指挥使,三迁右班都虞候、领涿州刺史。雍熙中...

  • 352. 《桂州裴中丞作訾①家洲亭记》柳宗元|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桂州裴中丞作訾①家洲亭记柳宗元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署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盗遁奸革,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

  • 353. 《后汉书·蔡茂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也。哀、平间以儒学显,征试博士,对策陈灾异,以高等擢拜议郎,迁侍中。遇王莽居摄,以病自免,不仕莽朝。会天下扰乱,茂素与窦融善,因避难归之。融欲以为张掖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饷给,计口取足而已。后与融俱征,复拜议郎,再迁广汉太守,有政绩称。时阴氏宾客在郡界多犯吏禁,茂辄纠案,无所回避。会洛阳令董宣举纠湖阳公主,帝始怒收宣,既而赦之。茂喜宣刚正...

  • 354. 《新唐书·刘仁轨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少贫贱,好学。值乱,不能安业,每动止,画地书空,寓所习,卒以通博闻。武德初,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上疏有所论奏,仁轨见其稿,为窜定数言。瑰惊异,赤牒补息州参军。转陈仓尉,部人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犯法,县莫敢屈。仁轨约不再犯,而宁暴横自如,仁轨榜杀之。州以闻,太宗日:尉而杀吾折冲,可乎?召诘让。仁轨对日:宁辱臣,臣故杀之。帝以为刚正,更...

  • 355. 《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贾耽》|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

  • 356. 《宋史·徐中行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徐中行,台州临海人。始知学,闻安定胡瑗讲明道学,其徒转相传授,将往从焉。至京师,首谒范纯仁,纯仁贤之,荐于司马光,光谓斯人神清气和,可与进道。会福唐刘彝赴阙,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逾年。乃归葺小室,竟日危坐,所造诣人莫测也。父死,跣足庐墓,躬耕养母。推其余力,葬内外亲及州里贫无后者十余丧。晚年教授学者,自洒扫应对、格物致知...

  • 357. 《古文观止·报燕王书》|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报燕王书望诸君(即乐毅)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 358. 《宋史·黄祖舜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出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

  • 359. 《南齐书·明僧绍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明僧绍,字承烈,平原鬲人也。祖玩,州治中。父略,给事中。僧绍宋元嘉中再举秀才,明经有儒术。永光中,镇北府辟功曹,并不就。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淮北没虏,乃南渡江。明帝泰始六年,征通直郎,不就。升明中太祖为太傅,教辟僧绍及顾欢、臧荣绪以旍币之礼,征为记室参军,不至。僧绍弟庆符为青州,僧绍乏粮食,随庆符之郁洲,住弇榆山,栖云精舍,欣玩水石,竟不一入州城。建元元...

  • 360. 《史记·孝文帝本纪》|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今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

  • 361. 明史·张学颜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登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抚李秋免,大学士高拱欲用学颜,或疑之,拱日:张生卓荦倜傥,人未之识也,置诸盘错,利器当见。侍郎魏学曾后至,拱迎问日:辽抚谁可者?学曾思良久,曰:张学颜可。拱喜曰:得之矣。遂以其名上,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辽镇边长二千余里,城寨一百二十所,三面邻敌。官军七万二千,月给米一石,折银二钱五分,马则冬春给料,月折银一钱...

  • 362. 宋史·赵玭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赵玭,澶州人。家富于财。晋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补集贤小史,调濮州司户参军。刺史白重进以其年少,欲试以事,因以滞狱授之。玭为平决,悉能中理。重进移刺虢、成二州,连辟为从事。会契丹构难,秦帅何重建献地于蜀,孟知祥署高彦俦秦州节度,成为支郡,因署玭秦、成、阶等州观察判官。周显德初,命王景帅兵讨秦凤。彦俦出兵救援,未至,闻军败,因溃归。玭闭门不纳,召官属谕之曰:今...

  • 363. 王轨《北史·列传第五十》|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王轨,太原祁人也,汉司徒允之后,世为州郡冠族。父光,少雄武,有将帅才略。频有战功,周文帝遇之甚厚。轨性质直,起家事辅城公。及武帝即位,累迁内史下大夫,遂处腹心之任。军国之政,皆参预焉。从平并、邺,以功进位上大将军,进爵郯国公。及陈将吴明彻入寇吕梁,徐州总管梁士彦频与战不利,乃退保州城。明彻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舰于城下,以图攻取。诏以轨为行军总管,率诸军赴救。...

  • 364. 《周书·熊安生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又从房虬受《周礼》,并通大义。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遂博通《五经》,然专以《三礼》教授,弟子自远方至者千余人。乃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所朱悟者,皆发明之。齐河清中,阳休之特奏为国子博士。时朝廷既行《周礼》,公卿以下多习其业,有宿疑踬滞者数十条,皆莫能详辨。天和三年齐蒲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

  • 365. 温造,字简舆《新唐书》|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①温造,字简舆。性嗜书,不喜为吏,隐王屋山。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造欣然曰: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及节度徐州,造谢归下邳,慨然有高世心。建封恐失造,因妻以兄子。②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佐其必。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曰:...

  • 366. 《金史•沈璋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沈璋字之达,奉圣州永兴人也。学进士业。迪古乃军至上谷,璋与李师夔谋,开门迎降。明日,择可为守者,众皆推璋,璋固称李师金,于是授师夔武定军节度使,以璋副之。授太常少卿,迁鸿胪卿。丁母忧,起复山西路都转运副使,加卫尉卿。从伐宋。汴京平,众争趋赀货,璋独无所取,惟栽书数千卷而还。太杆贼陷潞州,杀守姚潘,官军讨平之,命璋权知州事。璋至,招复逋逃,賑养困饿,收其横尸葬...

  • 367. 高柔,字文惠《三国志·魏书》|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从兄于,袁绍甥也,在河北呼柔,柔举宗从之。太祖①平袁氏,以柔为营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成还,皆自励,成为佳吏。高干既降,顷之以并州叛。柔自归太祖,太祖欲国事诛之,以为刺奸令史。处法允当,狱无留滞,辟为丞相仓曹属。鼓吹②宋金等在合肥亡逃。旧法,军...

  • 368. 《北史·豆卢宁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后也。高祖胜,以燕。皇始初归魏,授长乐郡守,赐姓豆卢氏。或云北人谓归义为豆卢,因氏焉,又云避难改焉,未详孰是。父苌,魏柔玄镇将,有威重,见称于时。武成中,以宁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少保、涪陵郡公。宁少骁果,有志气,身长八尺,美姿容,善骑射。魏永安中以别将随尔硃天光入关以破万俟丑奴功赐爵灵寿县男尝与梁定遇于...

  • 369. 《年轮的印记》(明)刘基|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苦斋记(明)刘基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蘖、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鉤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

  • 370.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

  • 371. 《新唐书》卷六十八•王忠嗣|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王忠嗣,华州郑人。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更赐今名,养禁中。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数以轻骑出塞,忠王言于帝曰:忠嗣敢斗,恐亡之。由是召还。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帝方事石...

  • 372. 《照玄上人诗集序》刘基|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照玄上人诗集序刘基予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之栖县崖,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

  • 373. 《贞观政要·安边》|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贞观四年,突厥颉利为李靖所击败,其部落多来归降。诏议安边之策。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太宗从之。秘书监魏徵曰: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破败,此是上天剿绝。陛下以其为降,不之诛,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将为后患,尤不可处以河南也。...

  • 374. 《金顺•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

  • 375. 祝盟·《文心雕龙·十》|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祝盟(节选)刘勰①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风,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报兴焉!牺盛惟馨,本于明德,祝史陈信,资乎文辞。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其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则上皇祝文,爰在兹矣!舜之祠田云∶荷此长耜,耕彼南亩,四海俱有。利民之志,颇形于言矣。至于商履,圣敬日跻,玄牡告天,以万方罪己,即郊禋之词也;素车祷旱...

  • 376. 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四·崔沔|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崔沔字善冲,京兆长安人,自博陵徙焉。纯谨无二言,事亲笃孝,有才章。擢进士。举贤良方正高第,不中者诵訾之,武后敕有司覆试,对益工,遂为第一。再补陆浑主簿,入调吏部,侍郎岑义叹曰:君今郤诜也!荐为左补阙。性舒迟,进止雍如也,当官则正言,不可得而诎。睿宗召授中书舍人,以母病东都不忍去,固辞求侍,更表陆浑尉郭邻、太乐丞封希颜、处士李喜以代己处。诏改虞部郎中,俄检校御...

  • 377.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将攻赵阏与,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将攻赵。岁余,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明年,燕使荆轲为贼于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辽东,翦遂定燕蓟而还。秦使翦子王贲击荆①,荆兵败。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

  • 378. 吕不韦《吕氏春秋:务大》|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二曰:尝试观於上志,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无功故也。皆患其身不贵於其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贵於天下也,此所以欲荣而逾辱也,欲安而逾危也。孔子曰:燕爵争善处於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焚燕爵颜色不变是何也不知祸之将及之也不亦愚乎为人臣而免於燕爵...

  • 379. 宋史·孙傅传|附译文翻译_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素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秦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

  • 380. 《梁书》刘孺|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刘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齐太常敬子。孺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毁瘠骨立,宗党咸异之。服阕,叔父瑱为义兴郡,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既长,美风采,性通和,虽家人不见其喜愠。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军法曹行参军。时镇军沈约闻其名,引为主簿,常与游宴赋诗,大为约所嗟赏。累迁太子舍人、中军临川王主簿、太...

  • 381. 晋文公攻原|附译文翻译_2015年广东省中考阅读题

    九年级-语文

    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①原:原国②卫:卫国【参考译文】晋...

  • 382. 《颜氏家训》勉学篇|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

  • 383.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_江苏省2015年高考文言文阅读

    高三年级-语文

    欧阳伯和墓志铭张耒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

  • 384. 北史·来护儿传|附译文翻译_2015年高考新课标II卷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而孤,养于世母吴氏.吴氏提携鞠养,甚有感训,幼儿卓荤;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其志,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场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仁寿初,迁瀛洲刺史,以善政闻,频见劳勉,炀帝嗣位,被追入朝...

  • 385. 明史·卢象昇传|附译文翻译_2015年广东省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识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洁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十年)九月,清兵驻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

  • 386. 吕氏春秋·权勋|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圣人去小取大。昔荆龚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荆师败,龚王伤。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①阳谷操黍酒而进之。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以醉。战既罢,龚王欲复战而谋。使召司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龚王驾而往视之,入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之战,所恃...

  • 387. 明史·严嵩待|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严嵩,字惟中,分宜人。举弘治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移疾归,读书钤山十年,为诗古文辞,颇著清誉。还朝,久之进侍讲,署南京翰林院事。召为国子祭酒。嘉靖七年历礼部右侍郎,迁吏部左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改吏部。居南京五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会廷议更修《宋史》,辅臣请留嵩以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董其事。及夏言入内阁,命嵩还掌部事。嵩科第先夏言,而位下之。始倚言事之...

  • 388. 明史·忠义六|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蔡道宪,字元白,晋江人。崇祯十年进士。为长沙推官。地多盗,察豪民通盗者,把其罪而任之。盗方劫富家分财,收者已至。召富家还所失物,皆愕不知所自。恶少年闭户谋为盗,启户,捕卒已坐其门,惊逸去。吉王府宗人恣为奸,道宪先治而后启王。王召责之,抗声曰:今四海鼎沸,寇盗日滋。王不爱民,一旦铤而走险,能独与此曹保富贵乎?王悟,谢遣之。十六年五月,张献忠陷武昌,长沙大震。承...

  • 389. 明史·张振德传,字季修|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张振德,字季修,昆山人。祖情,从祖意,皆进士。情福建副使,意山东副使。振德由选贡生授四川兴文知县。县故九丝蛮地,万历初,始建土墙数尺,户不满千。永宁宣抚奢崇明有异志,潜结奸人,掠卖子女。振德捕奸人,论配之,招还被掠者三百余人。崇明贿以二千金,振德怒却之,裂其牍。天启元年方赴成都与乡闱事,而崇明部将樊龙杀巡抚徐可求,副使骆日升、李继周等。重庆知府章文炳、巴县知...

  • 390. 宋史·刘综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雍熙二年举进士第,解褐邛州军事推官,迁大理评事。代还,对便殿①,因言:蜀地富庶,安宁已久,益州长吏,望慎择其人。上嘉之,改太子中允。未几,李顺果为乱,复召见,面赐绯鱼②。寻为三门发运司水陆转运使。连丁家难,起知獉獉建安军。先是,天长军及扬州六合县民输赋非便,综奏请降天长军为县,隶扬州,以六合县隶建安军,自是民力均济。时淮南转运使王嗣...

  • 391. 宋史•康保裔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

  • 392. 宋史·李若拙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人。父光赞,贝、冀观察判官。若拙初以荫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时符彦卿在镇,光赞居幕下,若拙得以就养。俄又举进士,王祐典贡举,擢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敏赡,改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坑冶。迁太子左赞善大夫,以官称与父名同,辞,不许...

  • 393. 清史稿·李世熊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少负奇才,植大节,更危险,无所惧。于书无所不窥,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年十六,补弟子员,旋中天启①元年副榜。兴化司李佘昌得其文,争元□主司,弗得,袖其卷去,日:须后作元也。典闽试者,争欲物色之为重。甲申②后,自号寒支道人,屏居不见客。征书累下,固谢却之。凡守、令、监司、镇将至其门者,罕能一识面。闽中拥唐王监国③,用大学士黄道周荐...

  • 394.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欧阳修文集|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欧阳修修前见举南京留守推官石介为主簿,近者闻介以上书论赦被罢,而台中因举他吏代介者。介,一贱士也,用否未足害政,然可惜者,中丞之举动也。介为人刚果有气节,力学,喜辩是非,真好义之士也。始执事举介,议者咸曰知人之明,今闻其罢,皆谓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贱当有说,曰当罢,修独以为不然。主簿于台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台中者,必以正直、刚明、不畏避...

  • 395. 杨时·字中立_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关西张载尝...

  • 396. 清·王源《刘处士墓表》|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刘处士,讳献廷,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大兴人。处士颍悟绝人,博览负大志。不仕,不肯为词章之学。年十九,亲殁,挈家而南,隐于吴。志在利济天下后世,造就人才,而身家非所计。其挈家而南也,尚有赀数千金,以交游济危难散去。邻舍—女子许字,夫贫,流于外。母将改聘之,女誓不从。处士闻之恻然。时仅余药肆—廛,立鬻金,寻其夫,赠使婚娶,而家益贫。久之,西南大乱,民惶惑不聊生。...

  • 397. 赠丁掾序·[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赠丁掾序[清]侯方域丁掾治其室成,其僚若友相与贺焉,而请于侯子为之文。曰:今吏治之所以不古者,以择其吏胥者轻也。若丁掾①者,可谓能佐其上矣。先是,太守徐公来莅是郡,洁清而威严,犂然②不可欺,于是畏犯法者,皆缩不敢前。徐公明而善知人,独谓丁掾循循者可用也。终徐公之治,掾自守廉,而事上官谨。徐公去,其所以事其后之太守者亦然。盖掾之辟于公府久矣,迄无赫赫名,当世以...

  • 398. 杨雍建·《清史稿·列传六十一》-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杨雍建,字自西,浙江海宁人。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时方用兵,总督驻高要。师行征民夫,吏虑其逃,絷之官廨。当除夕,雍建命徙廊庑,撤肴馔①畀之。师中索榕树枝制绳以燃炮,军吏檄征,语不逊,雍建笞之。总督王国光以是称雍建方刚,特疏荐。莅官甫一年,擢兵科给事中。十六年春,世祖幸南苑②,雍建疏言:昨因圣体违和,传谕孟春飨太庙,遣官致祭。至期皇躬康豫,仍亲庙祀,...

  • 399. 晋书·温峤郗鉴列传-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温峤,迁太子中庶子。及在东宫,深见宠遇,太子与为布衣之交。数陈规讽,又献《侍臣箴》,甚有弘益。时太子起西池楼观,颇为劳费,峤上疏以为朝廷草创,巨寇未灭,宜应俭以率下,务农重兵,太子纳焉。明帝即位,拜侍中,俄转中书令。峤有栋梁之任,帝亲而倚之。屡上疏,议奏,多纳之。苏峻反,及京师倾覆,峤闻之号恸。人有候之者,悲哭相对。俄而庾亮来奔,宣太后诏,进峤骠骑将军、开府...

  • 400. 先王父马赞·【清】莫与俦·《清文观止》-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

    高三年级-语文

    先王父①马赞【清】莫与俦先王父崇级君好马而善相,家中常数十蹄,皆驽骀,不当意。山砦②蛮家有一驹,善蹄龁人,砦中莫敢近者。出牧,常听数日不归。先王父闻之曰:此其良马乎?令奴子招弟往视。返,白以神俊。王父复亲视之,信。议售、马主以不能驭,取直极廉。而曰:马素无缰辔,要自施之。服不服,不吾与也。而招弟固善服马,令砦人驱马群于巷,蓦自墙登其脊,任所之。腾山越涧,往复...

当前第8/14页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科目及年级

  • 小升初
  • 阅读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文言文

  • 全部
  • 新唐书
  • 宋史
  • 明史
  • 旧唐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汉书
  • 魏书
  • 三国志
  • 元史

Copyright © szxuex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科目及年级

  • 小升初
  • 阅读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科学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文言文

  • 全部
  • 新唐书
  • 宋史
  • 明史
  • 旧唐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汉书
  • 魏书
  • 三国志
  • 元史
  • 南史
关闭菜单